日前,記者從中國政府采購網最新公布的“政府采購嚴重違法失信行為記錄名單”獲悉,2017年至今,全國共有354家企業(yè)(包括供應商、采購代理機構)進入該名單,其中廣東企業(yè)有48家。
從公開信息看,作為供應商,嚴重違法失信行為的具體情形主要有:在政府采購活動中隱瞞真實情況,為謀取中標在投標文件中提供虛假材料,如虛假業(yè)績、假發(fā)票、虛假合同、虛假證書、虛假檢驗報告、虛假參數(shù)等;惡意串標;未按期與采購人簽訂政府采購合同,且無正當理由等。
作為政府采購代理機構,嚴重違法失信行為的具體情形主要是:在代理采購的過程中,存在未依法從政府采購評審專家?guī)熘谐槿≡u審專家、在政府采購文件預審會簽表中偽造專家簽名、未妥善保存錄音錄像資料和有關供應商的投標文件等采購文件的情形等。
據(jù)2017年8月財政部公布的2016年全國政府采購簡要情況顯示,2016年全國政府采購規(guī)模為31089.8億元,剔除一些地方以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實施的棚戶區(qū)改造和軌道交通等工程建設項目相關支出5358.5億元,全國政府采購同口徑規(guī)模為25731.4億元,較上年增加4660.9億元,增長22.1%,占全國財政支出和GDP的比重分別為11%和3.5%。
記者根據(jù)中國政府采購網最新公開的信息統(tǒng)計: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2月28日,在該網公布的“政府采購嚴重違法失信行為記錄名單”中,全國共有354家企業(yè)被記錄下嚴重違法失信行為。
同時,記者對嚴重違法失信行為進行統(tǒng)計、歸類,發(fā)現(xiàn)進入“政府采購嚴重違法失信行為記錄名單”的多因提供虛假材料,其次是串通投標。
以進入“政府采購嚴重違法失信行為記錄名單”的48家廣東企業(yè)來看,在參加政府采購活動時提供虛假資料的企業(yè)有:廣東欣邦醫(yī)療科技有限公司、廣州林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肇慶市盈創(chuàng)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廣信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山和智能稱重系統(tǒng)有限公司、深圳市東港明珠工程實業(yè)有限公司等。
在政府采購活動中串通投標的有:廣州卡爾普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廣州?;大w育用品有限公司、廣州康威集團體育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東升多維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深圳市銳青儀器設備有限公司、深圳市央器科技有限公司等。
據(jù)了解,這些有嚴重違法失信行為的供應商和政府采購代理機構,除了被處以警告、罰款、列入不良行為記錄名單外,還在一年或三年內禁止參加政府采購活動。
據(jù)此前財政部出臺的《關于報送政府采購嚴重違法失信行為信息記錄的通知》,被要求列入政府采購嚴重違法失信行為記錄名單的供應商、采購代理機構,均在三年內受到財政部門四種情形之一的行政處罰:三萬元以上罰款;在一至三年內禁止參加政府采購活動(處罰期限屆滿的除外);在一至三年內禁止代理政府采購業(yè)務(處罰期限屆滿的除外);撤銷政府采購代理機構資格(僅針對《政府采購法》第78條修改前作出的處罰決定)。